7月14日,在四川資陽市樂至縣樂陽橋村,樂至縣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人員對10千伏湍旅線開展帶電更換引流線作業,現場工作負責人常根榮全程監護,提醒作業人員注意安全。
7月13日,樂至縣供電公司城郊供電所員工在日常巡檢時發現10千伏湍旅線樂陽橋村一臺變支線刀閘側引流線溫度過高,長時間運行將使引流線熔斷造成線路缺相運行。公司帶電作業班立即開展現場勘察,發現該支線為濛溪河考古遺址供電,作業桿塔位于該遺址西南方的農田中,帶電作業絕緣斗臂車無法到達桿下。為避免影響周圍用戶用電,公司決定采取絕緣桿帶電作業法開展作業。
濛溪河考古遺址年代超過4萬年,出土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千余件。天氣炎熱,遺址內的溫濕度控制裝置運作對電力要求較高,停電將對部分文物造成不可逆影響。
14日12時30分,4名帶電作業人員在樂陽橋村集合。隨后,兩人一組,分別開展作業監護及上桿作業,并迅速完成驗電、絕緣遮蔽及拆除引流線操作。40分鐘后,安裝引流線步驟正式開始。作業人員羅東將專用線夾安裝在引流線上,側著身子,查看帶電導線位置,舉起操作桿將引流導線送到高處的帶電導線與刀閘連接處,并通過專用線夾對兩端進行固定。
安裝引流線的操作并不復雜,但需慢工出細活,不僅要精準,而且要根據不同位置導線,調整力度。然而,作業人員通過腳扣固定在電桿上,難以做出大幅度的動作,只能穩住重心,靠轉動上半身進行安裝作業。
羅東瞪大雙眼,直直地盯著安裝處,同時緊繃起持有操作桿的手臂,不時調整著的方向與力道。氣溫36℃,且無一絲風。不一會兒,他們便渾身濕透,額頭、鬢角、鼻尖都滲著汗珠。蟲子飛來飛去,他倆無暇顧及,始終聚精會神地著逐相安裝,腿站得筆直、手臂端得穩穩當當……
20分鐘后,三相引流線安裝完成。兩人顧不上歇一歇,隨即使用操作桿將兩側絕緣屏障拆除,依次下桿回到地面。作業人員脫下絕緣防護用具,被汗水完全浸透的上衣緊緊貼在身上。
“這是我們今年第20次用絕緣桿操作法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的思想和肢體都高度緊張,體力消耗極大。但農村地區道路狹窄,通過該方式我們基本實現了農村配網‘全天候、全地域’帶電作業?!背8鶚s說道。
張宇豪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轉載要求:轉載之圖片、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
下載‘資陽觀察’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