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普通的水庫,這又是一座神奇的水庫,因有了“悅來佛?!边@個充滿夢幻的名字。
這就是四川省安岳縣書房壩水庫。
書房壩水庫總庫容6973萬立方米,最大河寬1公里,主河道長50公里。于1973年破土動工修建,1975年完成樞紐工程,1976年開始渠系配套,是一座以農田灌溉為主,兼以防洪、發電、養殖、城鎮供水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書房壩水庫水面寬闊,湖水清幽。泛舟湖中,一圈一圈漣漪隨波蕩漾,水中青山綠樹的倒影像一位披著青紗的少女,風姿綽約。忽而驚起一群白鷺,雪白矯健的身姿在空中久久盤旋。兩岸楊柳低垂,白楊挺直,一棵棵桑樹、麻柳、榆樹枝繁葉茂。遠處山頭,柏樹緊挨,密不透風,綠得發黑。據了解,書房壩水庫7300多畝的水面和庫周圍38.2%的森林覆蓋率,形成了這里獨特的氣候特征,使人感到空氣濕潤,氣候宜人,被譽為“純凈氧吧”“自然空調”。
書房壩水庫建成后,庫區的一些寺廟被淹沒,其中歷史悠久的圣燈古寺被整體淹沒,羅漢寺、福濟寺部分被淹沒,數以千計的佛像被淹沒在水中,只有少數露出水面,成為了獨特的景觀。于是,這里被人們稱為“悅來佛?!?。船在寬闊的水面行駛時,突然前面一個圓形的島嶼橫亙于眼前。這島叫龜形壩,著名的古福濟寺位于半島上。歲月滄桑,如今的福濟寺不見了曾經的恢宏,只有殘碑斷瓦淹沒在荒煙蔓草間。船向左邊的峽谷駛去,一塊巨石斜躺在水邊,巨石下邊各刻有一排佛像。佛像歷經40余年湖水浸泡,依然神采奕奕,栩栩如生。這便是悅來佛海景觀之一的福濟寺水上石刻。據“法雨同浴”“神庥并沐”兩處題詞落款,這些石刻雕刻于清光緒丙子年,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石刻造像刀法洗練,雕刻精致,繼承了安岳精美唐宋石刻藝術的精華,讓人大飽眼福,驚嘆古代工匠精湛的石刻技藝。
悅來佛海水中佛隨著湖水的深淺或全龕顯露,或佛現半身,或頭部出水,或全沒湖中,時隱時現。湖因了佛而有靈氣,佛因湖而更加神奇。
王平中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轉載要求:轉載之圖片、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
下載‘資陽觀察’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