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涼皮頻繁上桌但是注意
大家都愛吃的這類食物
在高溫天氣容易中毒
廣東省市監局緊急提醒:夏日嗦粉千萬要注意!
高溫天氣謹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7月15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提醒:高溫天氣謹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近日,廣東氣溫較高且濕度大,涼皮、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濕米粉在高溫潮濕天氣下,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易引發中毒。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受其污染的食品如未妥善儲存或超過保質期食用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風險增大。
米酵菌酸是什么?有多毒?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發病急,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一般30分鐘左右開始出現中毒癥狀,首先是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無力,進一步發展到嚴重的肝功能損害、意識不清,甚至死亡。不幸的是,目前還沒有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
如果懷疑發生疑似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并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癥治療。
其實,因米酵菌酸毒素食物中毒事件早有發生:
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一家9口人因食用自制“酸湯子”引發中毒,最終9人全部死亡,罪魁禍首就是米酵菌酸毒素。
2020年7月28日,揭陽市惠來地區也發生了一起食用河粉(粿條)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11人中毒,1人死亡,也是米酵菌酸毒素。
發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物中毒者臨床癥狀嚴重,病死率高。調查顯示,米酵菌酸中毒案例多發生在每年5~10月份的夏、秋季,從2010年至今,全國已發生此類中毒事件14起,造成84人中毒,37人死亡。
消費者選購濕米粉等食品時
要選擇正規渠道
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簽,留意產品感官性狀和保質期。
在選購涼皮、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濕米粉時,尤其是散裝銷售的,要根據產品原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查看銷售的產品是否符合包裝標示要求,明晰所購產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關鍵要素。
濕米粉應低溫儲存,做好防護措施,且要在其保質期內盡快食用完。
食用前應重點檢查
濕米粉的保質期
雖然濕米粉保質期一般為24小時,但由于濕米粉生產工藝已經發生了變化,超過保質期的濕米粉感官性狀仍然正常,且不會有發酸發臭等變質性狀,會給人造成可以繼續銷售或食用的錯覺,然而這類濕米粉卻可能已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發中毒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因此無論是食品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應該按照保質期銷售或食用濕米粉,對于過期食品要堅決予以廢棄處理。
此外,椰毒假單胞菌也可能在泡發木耳、銀耳等食材上繁殖,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因此,食用木耳、銀耳等菌類前應檢查其感官性狀,發現受潮變質的不應食用;泡發木耳、銀耳等菌類時間不宜過長,泡發后應及時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銀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鮮銀耳或鮮木耳,特別是已變質的鮮銀耳或鮮木耳。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
轉載要求:轉載之圖片、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
下載‘資陽觀察’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